四十年,审计人一起走过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

来源:锦州义县审计局

作者:李志高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即将退休的我已从事审计工作38年,1984年从锦州市财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义县电瓷厂财务股工作,于1986年7月调入义县审计局。

  1986年县级审计机关刚刚组建,当时全局仅有12人,除领导外,大部分人员是从企业招聘来的财务人员。没有办公地点,借用财政局会议室,与财政局、税务局、建行挤在一个院内办公,1993年县政府出资为我局购买了原税务局办公楼,办公条件有所改善,2017年搬到现在独立的办公楼。当时审计机关是新组建单位,内设业务股室只有财政股和企业股,从事审计业务人员仅有6人。现在我局内室财政办公室、投资办公室、经责办公室、文行办公室、农业办公室6个业务股室,并组建了审计服务中心。

  历经40周年,我有幸见证了义县审计局从“万丈高楼平地起”到如今的意气风发,见证了我局蒸蒸日上、不断发展的雄厚实力。

  (图为2005年县审计局荣获“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1983年审计署正式成立以来,各级审计机关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发挥了审计在推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审计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取得了丰硕成就。

  一、审计机关从无到有。根据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随后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义县审计局于1985年成立。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二、审计机关由弱到强。40年前义县审计局刚成立时只有3人。被审计单位及全社会不了解审计法,不了解审计机关职责。我局通过走访、开会等宣传方式,宣传审计法,宣传审计机关,通过老领导、老同志共同努力,让义县的被审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及全社会了解并认可了审计机关;40年前义县审计局只有2个业务股室,分别是企业审计股和行政审计股,现有5个业务股室,分别是财政、投资、经责、文行和农业审计股。

  三、审计人员由粗到精。40年前义县审计局刚成立时,审计机关人员大部分来源于企业、机关,部分从事财务工作,没有审计专业人员。通过上级审计机关的培训、审计人员互相学习及审计人员自身的努力,审计队伍有了很大进步。截至目前,我局共有中级职称人员12人,占实有人员的60%,为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审计范围由小到大。40年前义县审计局刚成立时,没有专业审计队伍,只能对企业财务收支、行政单位财政收支进行审计。通过审计人员的努力,现在我们能够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对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对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情况进行审计;同时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五、审计行为逐步规范。40年前审计机关刚成立时,国家只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后来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审计机关职责、权限和审计程序,规范了审计行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计监督权,开展各项审计活动,做到了依法审计。

  40年岁月如歌、40年奋斗不止,我见证了义县审计人令人敬仰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进入新时代,义县审计人将继续以坚贞不渝的忠诚、坚定不移的追求,坚守审计人的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努力创新,用心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共创的成绩属于昨天,中国审计的辉煌及我们义县审计人的成长则在于明天。我们一定要更好发挥审计服务大局作用,推动义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编:田甜

  审核:栾洪勋

附件下载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辽宁省审计厅版权所有 辽宁省审计厅办公室主办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5号    电子邮箱:lnssjtzyc@163.com 电话:024-86852727


政务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