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模型建立浅析——建立符合本溪特色的审计模型与数据分析模型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5日

来源:本溪市审计局

作者:王慧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做好审计质量控制,对提高审计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阐述了基层审计机关如何依托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构建审计模型,如何在模型中完善不同环节的审计流程控制,并在模型的完善与应用中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效率。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优劣程度的具体体现,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管理,最大限度地防范审计风险,对于审计工作至关重要。

  一、审计质量控制及其意义

  (一)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和运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是采用科学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方法,使各项审计管理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

  (二)审计质量控制包括的环节。

  按照审计业务“全链条”管理,审计质量控制共包括计划制定阶段、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整改阶段、审计成果运用和提升阶段、审计项目材料归档阶段、审计信息与审计统计共八个环节。

  (三)审计质量控制意义。

  1. 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质量控制的直接目标就是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审计质量高低决定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审计质量越低,审计风险就越大。如果审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实施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那么就有可能因没有发现被审计单位影响财务报表等重要事项,表达不正确的审计意见,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或者,审计机关对查出问题定性不准,处理处罚不当,引用法律法规有误等,引起行政复议或诉讼,造成不利影响。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如果审计机关采取适当措施,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对审计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则可以把审计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2. 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保障审计工作效果,提高审计权威性。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参考因素。审计质量的高低绝不只是对审计机关本身和被审计单位发生影响,它还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管理和决策产生影响。如果审计机关在工作中不重视对审计质量的管理,审计结果质量较低,就会向有关方面传达错误的信息和建议。

  3. 强化审计工作的内部制约,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空间。制定审计质量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对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还可以督促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准则和规范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审计工作,规范其职业行为,从而使审计准则和规范标准等落到实处。

  二、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审前调查不全面、不充分。

  一是调查了解记录确定的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或记录过于简单,或将调查了解记录等同于审计实施方案,内容相同,存在复制粘贴现象;二是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资料收集不完整,情况掌握不全面,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依赖程度未进行有效测评、未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

  (二)审计方案编制不到位。

  基层审计机关对每个审计项目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并能按照规范要求做到审计实施方案基本要素齐全,但仍有一些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有的审计实施方案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完整、无审计重点及审计措施,有的未根据审计重点细化具体审计事项、未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有的编制时间与内容不对应、标题内容与后面的说明不一致、报告期过长,有的是审计实施之后补编的,使审计实施方案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审计实施方案指导、引领的作用。

  (三)审计现场管控不够系统。

  一是审计现场时间管理随意性大,审计进度管理不强;二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还需强化,部分审计人员凭经验审计,采取科学审计方法意识较弱;三是审计取证不完整、证据链条不充分、证据关联性不强问题时有发生;四是审计实施方案指导现场审计工作还需提升,还存在现场审计与实施方案脱节现象。

  (四)审计成果应用不到位。

  一是审计成果运用的意识不强,部分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只注重发现问题而忽视如何通过审计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促使问题的解决,造成某些问题出现累查累犯现象。二是缺少总结提炼,审计人员对审计取得的资料及信息缺乏“再加工”“深加工”的意识,造成部分审计成果被束之高阁,审计资源被无情浪费等。三是缺少成果转化制度保障和平台,审计系统内部强调审计成果运用的必要性重要性较多,但是制定相关方面的制度文件较少,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成果运用方面无严格的制度约束,执行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四是审计整改标准不统一,影响审计成果利用。审计工作大都是在事后审计,发现的审计问题既成事实,对同类审计问题的整改、对不同的整改方式、对审计问题的整改的效果,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三、审计模型建立及意义

  (一)审计模型的含义。

  将审计流程、审计重点、审计步骤、审计思路、审计方法通过逻辑关系体现出来,通过计算机语句或其他方法,在信息系统上进行运行,从而得到审计结果。通过动态纠偏,不断对审计模型进行修正,在审计模型的不断推广与升级间,优化审计流程,筑牢审计质量。

  (二)建模思路和方法。

  1. 审前准备阶段。一是在确定审计组长和成员,下达审计通知书后,建立审计资料清单,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务台账、财务报表和明细账、财务和业务数据、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预决算报表、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追加、非税缴款单、固定资产清单、车辆台账、加油卡明细、银行账户及对账单等,使审计人员到审计现场后可立即提出资料需求,快速进入工作角色。二是做好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在“吃透”审计工作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依据“三定”方案填写被审计单位主要业务流程表,了解被审计单位主要业务内容和工作流程;通过资金分配表了解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方向(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需要对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提供分配方案,财政依据分配方案才能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在审前调查阶段要摸清被审计部门职权范围,结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审查被审计部门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及时、分配对象是否合理,有无权力寻租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确定被审计单位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2. 审计实施阶段。为保证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力,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审计项目实施清单,清单在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更加精细,审计事项、工作内容、时限要求和人员分工等更加明确。依据审计项目实施清单中确定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需要的审计资料(与审计清单相对照)、主要数据、审计方法、计算机语句、审计结果、问题原因分析、审计建议及整改情况,并建立完整的审计模型。

  3. 审计整改及审计成果利用阶断。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首先发挥好“治已病”,一是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建立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标准,明确整改标准,方便责任单位对照整改,利于督导检查,倒逼审计质量的提升;二是强化审计整改组织保障,整改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实行整改组长牵头制,项目组长、主审负责制,加强台账填报管理、证据收集完整、整改标准规范、问题销号及时、整改出口统一;三是以审计整改促进完善制度,以“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完善一项制度、规范一片领域”为目标,推动标本兼治。其次立足于“防未病”,如制定预算执行常见问题及风险防范清”,提出预防措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效。

  (三)审计模型的应用和意义。

  1. 规范审计流程,筑牢审计质量根基。审计工作是由固定的业务流程共同组成,每一项业务都有其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将业务流程与审计方式、审计标准、审计法制融入审计模型,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完善系统的审计工作执行标准,增强了审计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了审计项目的可控性,有效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2. 补短板提能力,促进“审、学、研”融合。审前重谋划,为项目开展积累法规政策,谋划好审计着力点;审中重实效,对项目实施中的关键事项进行梳理,理清思路,明确审计的要点、支点和节点,在具体的资金流、业务流、文件流中关联核查重点事项问题,加大对审计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究分析力度。审后再提高,在动态化、常态化的模型构建中不断总结提升审计成果,提炼扩大审计战果,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审计人员在边审计、边学习、边研究中,不断提升审计能力,突破审计方法,优化审计模型,加大成果应用,提高审计质量。

  3. 加大审计成果应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是总结提炼审计工作经验、推广创新做法,及时对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的审计事例、审计经验案例嵌入审计模型。二是加大审计成果管理应用的粘合度。将审计模型运用纳入审计机关年度计划和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中,并组织落实到位。三是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成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等工作机制,不断突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隔离墙”,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审计成果关联,提高审计效率。四是加大新进审计人员的培养效率,缩短培养时间,通过审计模型的运用,培养新进审计人员快速熟悉审计流程,掌握审计重点和方法。

  4. 统筹审计力量,探索审计新方式。一是通过对模型的使用进行现场指导、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分层分类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知识、提高审计技能。根据内审团队专业特长、工作经验等,安排“以审代训”,有效整合审计力量,在联合开展审计项目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利用“审计项目实施清单”确定的重点事项和建立的审计模型,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相关审计事项实施,辅导内审人员加强审计模型运用和审计取证,就发现问题进行现场交流沟通,帮助机关内部审计工作团队掌握审计方法、提升内审工作质量、推动审计“全覆盖”。

附件下载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辽宁省审计厅版权所有 辽宁省审计厅办公室主办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5号    电子邮箱:lnssjtzyc@163.com 电话:024-86852727


政务微博

微信公众号